经济观察报:李开复加入Google
类别: 搜索优化教程
Google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成长为微软最可怕的竞争对手之一,并在微软前任副总裁的带领下,将战线拉到了中国。
从美国华盛顿州雷蒙德市的微软总部,驱车往西往北,朝着华盛顿湖畔行去,十来分钟左右,便可以来到柯克兰市Google新设立的研发中心。在这里,微软员工可以见到不少他们曾经的同事。他们可以一起喝咖啡、聊天,其间再偶尔对比一下Google和微软。但是微软的高管们需要担心的是,这位从雷蒙德出发的访客有可能会一去不回头。
沈向阳和张宏江也面临着同样的威胁。这两位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工程院的院长,可能就要准备好Google对他们的冲击。今天,他们手下的研究员们,也有可能会乘坐地铁或者出租车,来到北京城的另一个办公室里,接受Google的面试。在那里等待面试者们的,是沈和张二人的老上级、微软前任副总裁、现在的 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兼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李开复。
事实上,对微软雷蒙德总部来说,李开复的新职位也是一个极大的意外――或者说是打击。7月5日,正在休假中的李开复突然发送电子邮件给他的直接上级埃里克・拉德,告诉后者他不会再回微软了。李开复向拉德坦承,早在4月中,他就已经开始跟Google谈论受聘一事。李开复如实告知拉德,Google愿意提供给他一个机会,将Goolge中国区事务从零到有地建立并领导起来。
微软高层大为震怒。就在Google于7月19日宣布李开复加盟的消息后,微软紧接着便向其总部所在的华盛顿州金县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微软在诉状中称,李开复此举违反了以及将会违反与微软签订的劳动合约里的不泄密、不竞争、不招募等条款,一并状告Google明知李开复违约还故意给其提供协助。
微软的古怪对手
微软为什么要发怒?事实上,到去年愚人节Google推出电子邮箱服务那天之前,微软与Google都没有正面冲突。这个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尽管已经演变成了酷、新、好、强大、技术先进等漂亮形容词的代表,在人们眼里它仍很少被视作一家软件公司。
但是,在2004年下半年里,Google与微软硝烟渐起。微软拥有全球最大的邮件服务Hotmail,而Google的邮件系统却更快速、更简洁、更方便、更庞大。Google的网络日志服务也与微软的MSN Spaces产生了冲撞。
最令微软震惊的,是Google去年年底推出的Windows桌面搜索软件。这表明Google正在将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延伸到微软的领地里来。
事实上,微软对Google的警惕心早已架起。2003年12月份时,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就惊奇地发现,Google招聘的人竟然都是微软的目标,尽管Google所需要的那些研究操作系统的工程师看上去与搜索引擎技术并不相关。
与微软抢人都还不说,Google甚至开始从微软内部挖人,这更是令微软高层坐立不安。据称,微软每月都有人离开前去Google。而在这些人当中,包括研究网络浏览器的、研究图形系统的,甚至还有微软XML语言――微软.NET大战略的血液――先锋亚当・博斯沃思和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军人物马克・ 路科维斯基。
至今没有人知道Google要那么多与搜索无关的人才来做什么,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市值已高达800亿美元的Google正在不可避免地成为微软最大的对手之一。
当然,李开复是Google放在微软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李是语音识别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主导着微软自然人机界面的研发,也参与了微软搜索引擎的研发。同时,李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始人,亲手招募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使得这个基础科学研究机构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誉为“世界最火热的实验室”。此外,李还是微软制定中国战略的直接参与者,微软中国区高层曾私下表示,李在微软总部是最积极地给微软中国区争取资源的人。
毫无疑问,无论是中国战略、人才战略,还是搜索战略,微软的李开复都是Google能够设想到的最佳人选。Google把设想变成了现实。
Google:中国概念+影响力
44岁的李开复戴着眼镜,面容清秀,风度儒雅,说话彬彬有礼,一副学者气,是所有跨国公司里最受研究者和学生喜欢的华人高管。外界普遍感到不解的是,李开复向来是微软最大的支持者,多次提到自己会为微软工作到最后,为什么此刻却突然站在了微软的对头那边。
李开复在给微软的电子邮件中说:“我想把家搬回中国去。”微软曾试图据此大力挽留,欲尽量给李在中国提供合适的位置。“然而他最终还是决定接受Google在中国设立的最高职位。”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在给微软中国员工的信中说。
事实上,这似乎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微软的号召力正在被Google夺去。多年以来,微软向来被视作IT业的创新者和领先者。然而,随着 Google的飞速发展,光环正在越来越多地闪亮在这个新秀的头上。原先,微软还可以号称自己在IT公司中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影响力,而今Google也开始在这个地平线上崛起。
李开复与谈论微软同样多次数的,是影响力,以及中国的未来。李开复表示自己希望能影响周围的人,尤其是影响青年学生。“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我能改变对教育的看法。”这是李开复最常被引用的话。李开复甚至自己建立了一个中文简体网站,专门针对中国的大学生,亲自回答他们几乎从学习、工作到生活、情感的一切问题。
在一次回答中,李开复告诉学生,他不会离开微软,但是如果有一天他真的离开的话,那只有两个可能:(1)会做更有影响力的事情,(2)退休全力帮助中国的学生。显然,极度崇尚技术、以整理全球信息为己任的Google,目前的声望和影响力正如日中天。李开复主导建立Google中国研究工程院,不用退休就可以同时达成他的两个愿望。
在Google的对外新闻稿中,李开复说:“让先进的技术为大众所用所享,并投身于当今中国飞速蓬勃的发展创新,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话,与他之前在微软时所反复表述的完全一致。
Google中国的高低调
不能说Google不是有意要使用李开复的名气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自Google成立至今,仅有两个高管的加入获得了全球发布消息的待遇,第一个是四年前受聘为CEO的埃里克・施密特,第二个就是李开复。
但与此同时,Google方面并不认为此事有违他们的低调作风。就在6月份,Google的CEO施密特访华时,也尽量不事声张。除了中国电信、百度、网易等合作伙伴以及一些专家之外,施密特此次来华见了哪些人、谈了什么事,几无人知。
即使此时离李开复高调加入Google只距一月,关于施密特访华的目的,Google内部的说法仍相当谨慎:“Google对中国很有兴趣,正在努力更多地了解中国市场。”施密特此行,旨在“更好地制定Google的决策,以在这个重要市场上取得成功”。
根据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一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市场指日可待。但同时,中国的市场环境极不成熟,将“不行恶事”写进了公司文化乃至上市招股书中的Google,这一理念将受到极大考验。
目前Google向中国用户提供的搜索、邮箱等服务和网络广告收费机制也都在国外。互联网观察家洪波认为,尽管Google目前的搜索、邮箱的服务已经有了很好的中文界面,但是收费渠道不畅,导致Google在中国获利艰难。Google在中国的收入问题上,需要解决的不过是收账问题。上个月 Google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正是专门用于解决销售和收入问题的。
洪波相信,对Google来说,中国市场真正得到发展,Google就得提供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服务和产品。而这一点,就需要Google将研发力量放到中国来。这也是Google选择研究员出身的李开复主导中国业务的原因。
微软中国流失总部资源
不过,沈向阳和张宏江也许并不需要担心人才流失。本报采访到的几名微软研究员都表示不会对Google感兴趣。“Google虽然很重视技术,但是恰恰同时也很不重视项目管理。微软在将技术变成产品方面的机制比Google更成熟稳定。”一位微软的研究员对本报说。美国Google总部的产品经理 Jeff Chin说,在Google,项目管理者和产品经理都是“下等人”,他们只能从软件工程师的自由研究成果中挑选适宜投放市场的产品,而不能指导工程师进行开发。
微软向李开复表示,希望后者不泄漏微软机密、不与微软竞争、不招募微软客户和员工。然而,即使李开复都一一遵守,也仍然不能消除微软在华研究机构的担心。
微软在华研发机构真正会担心的,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总部资源。
7年前李开复加入微软,一手筹办并建立起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亚洲研究院)。两年后调回总部任职后,李开复仍未停止帮助微软中国的发展。
在李开复的积极倡导下,微软美国总部成立了中国事务委员会,聚集起在美国微软总部的华人员工的力量,为中国事务出谋划策。李开复组建并亲自负责一个专门负责沟通中国软件外包商和微软产品部门的项目,以培训和提升中国软件公司的能力。
今天微软在华研究人员达到了1000多人,微软近来在华的其他研发投资,如MSN研发中心、亚洲工程院等,都有李开复的功劳在里面。
“开复一走,中国在美国总部就没有代言人了。”一位微软研究员说道。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二任院长张亚勤现也在美国总部任职,但是张亚勤不如李开复资深,影响力稍弱,说话分量也轻。
微软在研发方面对印度、爱尔兰等地的偏爱,在中国早已不是秘密。李开复的离开,也许会加剧微软总部的这种倾斜。
-= 资 源 教 程 =-
文 章 搜 索